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563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2811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将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等环境治理工具进行互动与衔接是未来环境治理制度改革的关键。两种制度在现时的环境下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及相应的变革路径。两种不同的变革路径却有着共同的价值需求,即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的衔接与互动。在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争议就是维持或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这种衔接思路的差异制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制度逻辑:一种以维持环评审批为核心,另一种以简化环评审批为核心。就中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方向而言,简化环评审批似乎已是不可阻挡之潮流。是否应当以简化环评审批、强调排污许可为目标进行两种制度的衔接。简化环评审批并不等同于弱化环评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的衔接构造上,应当遵循的思路:在宏观上,以效益最大化统领全局;在具体操作上,秉持“在简化环境影响评价的大环境中,寻找强化的契机;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进程中,夯实衔接的构造”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Few longitudinal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pathways through which family violence leads to dating aggression.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authors used 3 waves of data obtained from 8th‐ and 9th‐grade adolescents (N = 1,965) to examine the hypotheses that the prosp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tnessing family violence and directly experiencing violence and physical dating aggression perpetration is mediated by 3 constructs: (a)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dating aggression (norms), (b) anger dysregulation, and (c)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cross‐lagged regression models sugges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ving been hit by an adult and dating aggression is mediated by changes in norms and anger dysregulation, but not depression. No evidence of indirect effects from witnessing family violence to dating aggression was found through any of the proposed mediators. Taken togeth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nger dysregulation and normative beliefs are potential targets for dating abuse prevention efforts aimed at youth who have directly experienced violence.  相似文献   
3.
不确定情景下的应急物资配送和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是目前国内研究的一大热点,其中 震后伤员运送车辆调度及路径优化问题随着近几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也逐渐引起人 们的重视. 本文采用聚合优化算法对灾区进行应急救援区域划分,建立了以总救援时间最短和 相对综合救援权重值最大为目标的救援车辆两阶段数学规划模型,设计了带三角函数变异的 离散型萤火虫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并与常规算法求解结果做了对比分析. 通过算例进行模拟实 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地震情景下的伤员救援车辆调度问题,且改进算法 的全局搜索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是当代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理念,也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职业精神。文章围绕工匠精神的内涵、如何挖掘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如何将工匠精神纳入到当代职业人才价值观培育实践中等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每当先进的发展制度开始取代落后的发展制度时,整个世界格局就会进入重大的转换阶段。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变局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并深远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的发展模式。新时代下的中国作为前两次历史变局影响的客体,曾经既是先进发展制度取代落后发展制度的受益者,也经历过作为落后发展制度主体而被先进发展制度冲击的过程。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先进发展制度与落后发展制度交替的历史变局阶段,作为第三次重大历史变局的主体,在三次千年历史变局叠加的背景下,能否有效地认识、适应并改造利用前两次历史变局的经验与教训,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领先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决定中国在本次历史变局中能否顺利成为先进发展制度的主体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所认同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与行动纲要的总和,它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展创新的内在需要。高校通过以中华体育文化精神为基石,融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优化体育文化育人环境,让体育文化叫好又叫座;深入挖掘体育文化活动内涵,打造经典体育文化品牌;丰富体育文化载体形式,使体育文化育人产生倍增效果,多种实践途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促推中华民族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实际,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科学理念、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体医融合、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互联网+”运用等措施,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保障政府工作落地生根,促进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历代墓志形制与文体变化为纵向轴,一是以魏晋南北朝中的“志”“碑”合一形式以及宋齐梁陈中出现的简单化的墓志形式,论述了中国古代墓志设计的“实用”思想;二是以历代墓志文体演变为研读对象,系统论述了墓志文体设计演变中的“实用”与“浮华”的转变。系统考察中国历代墓志的形制与文体设计,墓志作为随葬风俗的一部分,其形制变化基本轨迹还是以实用为美、为尚。浮华的特质在重葬、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尤其是墓志志文成为文化人施展才华的载体之际,文体适应了为死者“歌颂”的普世之需,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应需而变”的设计本质。  相似文献   
9.
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学科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源泉和内在动力。学科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应着眼全局,整体推进。学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具有统一性,与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同构性,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生成性。培育大学生学科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和整合学科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发展培育手段,最终达到浸润和形塑博学自信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目标。学科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术热情,促进学生和学科全面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以及践行使命担当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任何理论的演化都无法脱离其所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化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融入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与中国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结合的过程,包含着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是指在国内外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书斋到世俗、由被少数人推崇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历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统一的基本途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演化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不断融合。在当代中国,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问题,对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